现代科技的进步,给传统桥梁养护方式正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,时间于12月18日,沪渝高速湖北长阳段的龙潭河特大桥验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,两架无人机在160米高空自动悬停,全国首例采用BIM+无人机为特大桥高墩进行养护除锈涂刷作业,标志着在桥梁养护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。
高效作业,安全升级
“所有系统运行正常,可以起飞”随着操作工程师的指令,仅用2分钟满载除锈剂的无人机迅速飞抵目标点位,在安全距离处悬停后,无人机根据预设指令,对锈蚀钢筋区进行清水清洗,15分钟完成单个节点作业,随后进行病害区除锈和防腐剂喷涂,全部施工过程在45分钟内一气呵成。
技术创新,成本节约
沪渝高速龙潭河特大桥,作为亚洲第一高墩,主桥墩高达178米,桥面标高约190米,2009年底完工并通车,已运营15年其养护工作一直是个挑战,传统方法需要人工攀爬检测,使用高空吊篮由桥面下放,桥面需占道封闭施工,由于需要较长安全绳,同时受风力影响较大,整体耗时耗力且风险高!如今无人机的运用不仅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,还极大节约了时间和经费,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这项技术的应用,使得原本需要10天的桥墩病害处理时间缩短至5天,节约成本达160余万元。
BIM建模,精准施工
此次施工中,BIM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。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和点云数据采集,获取了龙潭河特大桥的空间定位、几何特征和建筑外观,完成了BIM建模和桥体病害点的标注,这一数字化施工技术的应用,使得施工(清水清洗、除锈剂喷涂、防腐剂喷涂)更加精准、高效。
环保材料,效果显著
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,新型除锈剂与防碳化涂料的配合使用,不仅提升了桥墩病害缺陷处治效果,还降低了施工成本和作业效率的提升,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P.S.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展示了科技在桥梁养护领域的强大潜力,也为未来桥梁养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麒瑞新材有理由相信,更多的桥梁将受益于这样的科技创新,实现更高效、安全、环保的除锈养护作业。
10年+行业经验
10000m²生产基地
860+高端客户案例
35000吨年产量